直击血液透析室:守护患者“生命线”,血液净化不停“析”

2023-01-11 14:49党委办公室

“真的很感谢二附院透析室的医生和护士,是他们给了我希望。”这是一名肾病患者的讲述,也是遵医二附院血液透析室全体医护人员为之坚守的意义。

1月9日上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里,许多透析患者正安静有序地做着血液透析治疗。2022年12月中旬以来,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日益增多,这里无时无刻不上演着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血液透析室全体医护人员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为患者搭建起坚固的城墙。

“血液透析是肾衰患者赖以生存的治疗方式之一,他们需要每周要到医院透析2-3次来维持生命,一旦长时间中断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据肾病风湿科主任杨垒介绍,因为频繁前往医院,在外暴露的风险增大,再加上透析病人身体特殊原因,大多数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危重症风险比普通人要高许多。

“自2022年12月中旬开始,医院内长期规律透析的132名患者,从起初的0感染逐步变为近90%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这对血透室来说是一场硬仗。”肾病风湿科副主任王虹说道。如何既动态保障所有患者透析,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未感染的透析患者,成了摆在科室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们快速对病人进行了分区、错时错峰管理。40台机器开足马力,起初将感染新冠病毒的透析患者集中到夜间或周末透析。随着感染患者的增加及防疫政策的调整,我们重新调整分区,将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相对固定区域进行透析。”尚会强护士长说,为了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透析治疗,责任护士无论多晚都会为病人加班加点做透析。每一次下机,无论几点,都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随着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增加,医护人员也相继感染,医护人员大量减员成了科室的又一难题。

“最少的时候只有4个人上班,要承担每天60多人次的透析,还要保证每个患者的透析质量,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大家只能带病上岗。”尚会强护士长感慨道。

透析是肾衰患者的生命线,因此,再怎么难透析室都要挺过去,尤其在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

“当时我发烧烧到了39度多,我其实也很想休息,但想到等待治疗的患者,就咬牙坚持下来了。”血液透析室的李怡佳护士讲到。李怡佳感染后症状较其他同事重,带病上岗的她常常需要借助治疗患者的间隙去吸氧,才能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

在说到是什么让她坚持下来时,李怡佳笑了笑说:“其实说起来也没有什么,我们科室的小伙伴们都是这样。如果真的要说是什么支撑我走下来,那应该就是“害怕”吧,害怕我休息了我科室的小伙伴压力大、也害怕患者没及时得到治疗。”

这份“害怕”背后的坚持和韧性,让遵医二附院绝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都平稳度过了感染期。现在每天早上七点半,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依旧忙碌,开机、冲管、排气、穿刺、引血、上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维系着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无论什么情况,医护人员都要像钉子一样坚守在岗位上,承载着特定患者的生命健康之托。”遵医二附院血液透析室的医护这样说。无论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守候,多少个从黑夜到黎明的见证,只为看到患者治疗顺利、满意地转身离开,这就是对他们辛勤工作最好的褒奖和鼓励。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