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肿瘤学硕士点、肿瘤学及放射肿瘤学博士点专业与指导教师

2023-03-30 10:47党委办公室

一、学科或硕士点简介

肿瘤学临床教研室成立于1985年,是在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南迁遵义后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在省内率先开展肿瘤学本科教学工作;1993年被贵州省卫生厅评为重点专科,2002年开始培养肿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6年肿瘤医院成立,学科逐步发展壮大,2009年成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点学科,2011年肿瘤学获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2019年肿瘤医院整体搬迁至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肿瘤学获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2021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2年成为遵义市肿瘤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24年获得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称号。肿瘤学教研室有着30多年悠久、厚重的学科发展史。教研室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不断整合专业优势,逐渐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多个方向的临床药物实验、临床转化研究、肿瘤放射治疗学研究,大力提升了学科整体水平。

二、师资力量简介

教研室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教学秘书及教辅人员 4 人,由3个临床科室(头颈部肿瘤科、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1个日间放化疗病区和1个放射治疗中心组成。现有教师 49名,其中教授 7人、副教授 24 人,占教师总数的 63.3 %;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 100 %( 博士12人,在读博士6人);担任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贵州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现承担大学本科临床医学(南山班)、临床药学、医学影像、影像技术等多个专业的教学及肿瘤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

 

三、学科平台建设情况

肿瘤学教研室本着立足贵州、服务西部,以培养合格的基层适用型医学人才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肿瘤专业人才为目的;注重临床实践教学,共有床位数300张,能提供良好的临床实习及见习环境;拥有Simalix- HQ核通模拟定位机1台Philips CT 模拟定位机1台、三维后装治疗机各1台、医科达Synergy IGRT医用直线加速器2台等高端设备,及各型TPS计划系统20余套,能较好地满足临床教学及科研要求。

 

四、现有科研项目、成果及水平

肿瘤学教学、科研成果显著,2023年获遵义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近3年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120万),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课题7项,省级课题16项,市厅院级课题35项,横向课题14项,教学类课题6项。开展药物临床实验项目35项,拥有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与国际顶级专家Udo Gaipl 教授合作招生,引进国家级人才“候鸟专家”3名。获贵州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三等奖,贵州省药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担任SCI副编辑5人次,编委3人次,青年编委3人次;中文期刊编委1人次,青年编委2人次。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9项。聚焦于肿瘤相关学科基础与临床研究,近3年发表SCI 29篇,北图7篇,中科院1、2区文章12篇,累计影响因子134分。

五、研究生培养目标

肿瘤学教研室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不断挖掘骨干教师潜力,同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和提高师资力量。教研室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根据肿瘤学学科特点,搭建系统化教学平台,选择典型病例,充分利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使肿瘤临床教学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和实体化,使临床实习和见习学生更为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肿瘤学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肿瘤治疗的整体观念。历经30年的艰苦发展,秉承老一辈教师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肿瘤学教研室逐渐发展壮大,人才梯队日趋合理,正在加快学科内涵建设,为创建学科品牌作不懈地努力。

六、研究生培养情况

贵州省放射治疗规培基地和贵州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已成为黔北地区最重要的肿瘤防治、专业人才培养及肿瘤研究基地。肿瘤学是省内最早开展肿瘤治疗、教学和科研的重点专科之一,开展了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肿瘤综合治疗;充分运用直线加速器和肿瘤研究室平台,实现了肿瘤学实体化和系统化教学;建立了多种国内外交流合作途径及院内科间多学科合作模式;搭建了省内外肿瘤专科联盟及黔北地区医联体体系;聚焦了研究方向,凝聚了亚专业合力,构建了多支亚专业研究团队,坚持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学科影响力逐步提升。

头颈肿瘤科涵盖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儿童肿瘤等病种;开展了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胸部肿瘤科主要开展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及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等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开展了三维适形与调强精确放疗、规范的化学治疗、体腔积液细管闭式引流腔内化疗与体腔热灌注腔内化疗、插植放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等多项治疗技术。腹部肿瘤科开展了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和生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的腹盆部肿瘤综合治疗,收治的病种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胃癌、胆道恶性肿瘤、肾细胞癌、肾盂输尿管癌、膀胱癌、肾上腺肿瘤、前列腺癌、睾丸精原细胞瘤、腹膜后肿瘤、腹腔恶性淋巴瘤等。科室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大型肿瘤学术会议,以熟知国内外肿瘤治疗与研究进展,把握学术动态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同时注重年轻医师及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培训和临床技能提高。科室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建立了我科的特色治疗。

七、指导教师简介

马虎,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肿瘤学学科带头人,肿瘤学/放射肿瘤学硕、博士点负责人。担任遵义医科大学党委委员,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中国抗癌协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及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和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肿瘤疾病质控中心副主任、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放疗专委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副会长、遵义市肿瘤疾病质控中心主任等。历任遵医附院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胸部肿瘤科副主任、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和遵义医科大学肿瘤学教研室主任等职务,现兼任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肿瘤学规培基地主任、贵州省肿瘤防治全省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先后获批贵州省教育厅肿瘤学研究生工作站和贵州省卫健委肿瘤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专科负责人,主要致力于胸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ITC, BMC Med,Medcom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作为专家参与撰写“CSCO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等中国指南和专家共识5部。作为分中心负责人参与四大慢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肺癌免疫联合放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6项。获贵州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及贵州省药学科技奖二等奖各1项。

个人联系方式:mahuab[at]163[dot]com。

 

朱波,博士,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任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肿瘤科主任,肺癌首席专家,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创新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常委、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前任主委,中国免疫学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长期坚持肿瘤诊疗技术的革新、实践和推广应用。领衔国际和国内创新药物多中心临床试验10余项,参与50余项;积极开展CAR-T和TCR-T等免疫细胞治疗在内的研究者自发的临床研究(IIT)13项,多项研究成果写入国际、国内肿瘤诊疗指南。牵头或参与撰写“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和”CSCO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指南“等中国指南和专家共识共20余部。

积极开展肿瘤免疫基础和转化研究,是国内知名的临床肿瘤免疫学家。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为期3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组建科研团队,聚焦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开展基础和转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延续资助等国家级课题16项;以通信作者在Nat Med,Cancer Cell和STM等国际顶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共5项;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军队创新领军人才和重庆市学科领军人才等荣誉。

 

柏玉举,学科方向负责人,硕士,主任医师,九三学社成员,硕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贵州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贵州省放疗质控专家、CSWOG常委、遵义市肿瘤疾控中心副主任、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专委员会”常委、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专委员会”常委、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第一届放射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精确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热疗学组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新中医分会会员。主要从事于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新中医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放疗增敏、防护的研究以及中药止吐的研究。2012年获遵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年获得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7篇。

个人联系方式:byj66188[at]163[dot]com

 

 

周航,学科方向负责人,硕士,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会常委;泛珠江区域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执行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放射治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肿瘤临床、教研工作近30年,曾在广州中山肿瘤防治中心进修学习,主持省级课题两项,研究方向:妇科及消化道肿瘤。

 

李中文,博士,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头颈部肿瘤科副主任。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学院,从事肿瘤临床、教学、科研20年,对头颈部肿瘤、乳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鼻咽癌的诊治和复发转移治疗;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贵州省科技厅科技项目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 5篇;北大核心3篇,参编多部著作及多项专利。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营养专委会委员。贵州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2018年贵州省千层次创新性人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等杂志审稿专家。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专家。遵义市肿瘤学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苟小霞,博士,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博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头颈肿瘤科副主任,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第三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第一届),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鼻咽癌放疗学组委员(第二届),中共麻醉药品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贵州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从事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等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 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多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项。

个人联系方式:gouxx2020[at]163[dot]com

 

刘霄,硕士,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肿瘤科副主任。2007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肿瘤学专业,同年参加工作至今,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进修。一直从事腹部肿瘤专业(妇科肿瘤、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与科研工作。主持课题3项,参与国自然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北图核心及SCI文章5篇;参编著作《实用肿瘤基础与临床》一部;参与GCP项目5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学术任职: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贵州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贵州省药学会妇产科疾病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理事会理事、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妇科肿瘤及近距离放疗分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肿瘤学医疗质量质控中心委员会委员

 

何思思,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部肿瘤科副主任兼科研部副主任、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201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5-2016赴美国北达科他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奖创新成果奖(三等奖)、遵义市优秀医师、第六届CSCO 35under35优秀青年肿瘤医生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作为主要参研人完成“863”项目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ournal of Immunology,Plos Pathogens, Nature Communication, Nature Microbiology,Journal of Gynecologic Oncology,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学术任职:中国抗癌学会中西整合控瘤新药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际促进会胸部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疗专委会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放射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放射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青委会委员;贵州生物医学工程协会胸部诊疗技术分会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务委员。

 

 

 

陈敏,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肿瘤科副主任。遵义市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常委;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抗癌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遵义分盟常委兼秘书,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放疗专委会委员;贵州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常委;贵州省药学会妇产科疾病药物治疗专委会委员。从事肿瘤放化疗治疗17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针对肿瘤的放化疗、免疫治疗进修学习。一直从事肿瘤临床医、教、研工作。专业方向:妇科肿瘤、消化道肿瘤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临床工作与基础研究。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卫健委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多项,发表文章多篇。

 

周建国,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博士生导师、纽伦堡-埃尔朗根大学放射肿瘤学博士 (Dr. rer. biol. Hum,最优等Summa Cum Laude)、贵州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骨干、遵义医科大学未来科技菁英、学科骨干(肿瘤学),回国后从事肿瘤综合诊疗工作,专业方向为肿瘤放射免疫的基础与临床,在肿瘤的免疫治疗有较好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经验。担任BMC Medicine (1区)等10本SCI杂志编辑/副主编、Lancet Oncol、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JITC、ASCO旗舰期刊等杂志审稿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贵州省教育厅评审专家,兼任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胸部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委员、西部放射治疗协会青委会委员/放射免疫专委会青委、国际免疫治疗学会(SITC)年会摘要评审专家、ASCO/IASLC/AACR会员、遵义市肿瘤学分会秘书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Oncol, JITC, BMC Med等SCI收录杂志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肺癌免疫联合放疗【2023ZD050210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C和地区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高校青年拔尖科技人才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青年成长项目、贵州省教育规划课题重点项目、贵州省卫健委科学技术基金等多个科研、教改及人才项目,经费 400 余万元,作为PI承担药物临床试验 GCP 项目7项,研究成果入选NCCN指南,参与的循证医学课程入选国家医学专硕在线示范课程。获国家留基委自优奖、贵州省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贵州省药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三等奖、德国FAU-Gerda-Weller-Preis、ESMO Asia 2018/2019 Congress、ESMO-IO、ELCC “Merit Award”, 韩国KSMO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20),CSCO 35 under 35(中国最有潜力青年肿瘤医生)(2019)等荣誉。

 

 

石磊,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就职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部肿瘤科。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精确放射治肿瘤学硕士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抗癌协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质控委员会委员。2018年在德国威斯特法伦研修肿瘤学放疗。致力于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纵膈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规范化癌痛姑息治疗等;主持市厅级课题2项,主持参与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1项,发表SCI 两篇、国内核心多篇,参与国家新药临床试验(GCP)4项。

 

 

张廷友,硕士,副主任医师,农工民主党党员,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肿瘤学会基因与免疫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特聘常务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市(厅)课题两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GCP项目四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SCI收录8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适用新型专利四项。

个人联系方式:E-mail:doc-zhangty[at]hotmail[dot]com。

 

 

 

严小凯,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医学综合康复分会常务委员,贵州省抗癌协会妇瘤专委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现从事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入选遵义医科大学未来“临床名医”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三项。参与国家新药临床试验(GCP)三项。在J Transl Med、Biology Direct、ANN MED、Cancer Res、Mol Cancer、EBioMedicine等肿瘤学领域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累积影响因子大于80分。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