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冬病夏治”三伏贴开始啦

2023-06-19 16:58中医科

俗语说“不过夏至不热”,6月21日夏至节气标志着进入三伏天了,这是一年中最为炎热、阳气最为强盛的时段,也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节。

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理论,在三伏天阳气最盛、人体腠理开泄、气血运行旺盛之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人体很多疾病产生于夏季,由于夏季炎热,没有力气发作,潜伏于体内,到冬季才发作或者加重。通过冬病夏治,利用夏季的气温高、体内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属于虚性,寒性的病,最大限度的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目的,使一些难以恢复的疾病得到恢复。

1.什么是三伏贴

“伏”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末伏10天,总称为三伏。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根据中医理论,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期间,选用具有辛温、祛寒、通经等功效的药物制作成贴敷膏,以人体背部的脏腑腧穴为主要穴位进行贴敷,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2.三伏贴的作用

将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祛除寒邪、健脾和胃、温阳助阳功效,还可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血液循环,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

3.治疗时间

引伏:2023年6月21至7月10日

初伏:2023年7月11日至7月20日

中伏:2023年7月21日至7月30日

伏中加强:2023年7月31日至8月9日

末伏:2023年8月10日至8月19日   

4.适应人群

呼吸疾病:易感冒者、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脾胃虚弱等。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等。

小儿疾病:体虛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耳鼻喉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调理(治未病):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免疫力低下等。

5.注意事项

贴敷时间一般为4~6小时,儿童2~4小时。贴敷过程中如有灼热刺痛、发痒发热等,应及时取下敷贴。

    贴敷后24小时内应注意保暖,不宜洗澡,避免风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避免剧烈运动等。贴敷三天内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牛羊肉等食物,饮食以清淡为宜。

6.哪些人不能贴

严重心脏疾病,安装心脏起搏器者;肺结核、肺癌咳血患者;对药物过敏者,贴敷部位皮肤有脓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年老体弱、妇女经期、孕妇及2岁以下儿童。

 

TIPS:即便不能进行三伏贴治疗,我院中医科还为广大患者提供中医食疗指导、耳穴、穴位埋线/注射、针刺、推拿、艾灸、督脉灸、火罐、放血疗法、刮痧、中药熏洗、中药热奄包等中医特色治疗,欢迎来院咨询。

联系方式:门诊或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0851-27596480

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00

地点: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二楼D区中医科门诊及A区针灸室)

(撰稿:张玲,审核:一审胡钦、二审陈柽、三审杨易,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