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引才宣传活动
2023-05-06 16:22党委办公室
在这里,为您推介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引才宣传活动
胸部肿瘤科 胡威
全日制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肿瘤学 教研室副主任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 青年委员兼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心脏病学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疗专委会 委员
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穿湘鄂达黔,融入遵医“血液”
2000年高考结束,来自湖北农村的我刚好18岁,接到遵义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父亲送我入学,临别前送我三句话“读万卷书穿湘鄂达黔,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当时我没想太多,后来知道出自“儿女英雄转”第三十二回,不是我爹瞎编的。医学生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学完第一学年医学物理、医学化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病生,生化,内、外、妇、儿…就接踵而至,很快我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同时也亲眼目睹遵医老宿舍、老教学楼的拆迁、与重建,留下不舍与期待;2001年学校异地办学于珠海市建立珠海校区,并拥有第五附属医院,让我们增添了一份自豪感与幸福感。
“黔医人才计划”外派学习
2013年5月我考取南方医科大学(原一军大)放射肿瘤学专业博士毕业生,2016年回院工作,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受贵州省委省政府、贵州省卫健委委派参加“黔医人才计划”,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推荐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放疗科学习,省委高度重视,由副省长带队、医院院长亲自送往北京学习,有幸受到贵州省人大代表赫捷院士(肿瘤医院院长)亲自接待,足见省委、省政府及医院对人才培养及卫生人才工作的重视。当然,放射治疗“国家队”学习生活的一年也让我学有所成,在放疗领域“独当一面”。
2017-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学习期间受赫捷院士亲切关怀
坚守岗位“不回家的人”
2019年,新年伊始,在医科大学、医院党委统一部署下,二附院自3.1日开始试运行工作,作为前期筹建人员中的一员,在这里,凭着一腔热血,肩扛手提,顶着寒冬、酷暑,攻克一个个“难关”,为打造出这所高标准的三级综合医院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庚子鼠年,新冠肺炎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如果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便是医院里的发热门诊。作为一名胸部肿瘤科医生,作为一名党员,第一时间自愿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工作,根据上级规范要求,进一步修订发热门诊各项规范制度、梳理流程、合理布局、就诊有序。疫情爆发后连续值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热门诊,无暇顾及刚出生的孩子,克服一切困难、默默坚守,舍小家为大家,两个月未归家见到妻儿。
新冠疫情期间连续值守2个月
熬更守夜奋战“贵州省肿瘤学重点建设学科及重点建设专科”
2022年4-9月,在医院党委关心下,由肿瘤学教研室统筹,熬更守夜申报贵州省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并获得贵州省唯一一家肿瘤学重点建设学科及重点建设专科,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将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基础性工程,对临床专科建设作出整体性、系统性安排,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内涵,在技术创新、科研立项、成果产出、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促进医院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2021年获贵州省重点建设学科/专科
道路是泥泞的,甚至是充满荆棘的,不辜负前辈嘱托,遵义医科大学、遵医附院及第二附属医院的关心和培养,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遵医人”,走自己的平凡之路,让泥泞开出“绚烂之花”,一如奇迹般诞生的“遵医二附院”。
热忱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遵医二附院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以奋斗的姿态,昂首阔步的迈步峥嵘岁月的逐梦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