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重症医学科:与时间赛跑,为患者驻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2023-01-11 14:39党委办公室

2023年的第一周,遵医二附院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数量大幅攀升,为全力做好救治工作,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开展重症医学科病床扩容,并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救治培训,打通所有专科收治新冠感染重型患者。如果说急诊是医疗救治的最前端,那么,重症医学科就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目前我们科室已经收治了32名患者,面对这么多的患者,我们申请了从其他科室抽调5名医生、25名护士支援,但依旧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会出现忙不过来的情况。”据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国跃介绍,在2022年12月下旬时,医院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重症患者剧增的情况,科室开放的床位已经从20张扩展到了32张。

随着危重症感染患者增多,重症医学科坚持应收尽收。因危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多变,这里随处可见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会诊电话随时会响,危重患者随时会来,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随时准备着应对一切的可能。

45岁的患者李大哥是成功“脱险”的人之一,入院时已出现呼吸衰竭,经过7天的治疗刚刚出院。

“当时我是发烧了8天,医院床位很紧张,我开始也担心医院没有床位。但刘主任看了我的检查结果,判断我为危重症,马上就收我入院了。”李大哥说道。

李大哥是较早一批入院危重症患者,现在科室收治的患者大多是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有94岁,重症救治的压力与日俱增。

“他们真的很辛苦,每天在病房都是不停歇地工作,这种情况下还经常开导、鼓励我们,对于我来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李大哥感慨道。

气管插管、支气管镜、帮病人吸痰……这些画面是重症医学科最常见的情景,由于患者需要医护人员细心照顾,加上各种接触式的对症操作,因此重症医学科也是感染风险最大的科室之一。疫情之下,重症医学科很多医护人员也相继感染新冠,科室减员情况不断发生。

“我们人手极度紧缺,尽管医院已经在不同的科室调度了人员支援我们科室,但是应对激增的患者和凶险的病情仍显捉襟见肘。”护士长万洁说道。

在人手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所有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展现出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重症医学科主任钱明江就是其中一个,在较早感染之后,他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坚守岗位,但随着高强度工作的疲惫加重病情,最终他不得不退下火线,住院治疗。

在钱明江主任病倒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国跃及时顶了上来,带领肖玄、殷存芝等年轻医师,在感染后吃了退烧药就立即投入战斗,以及体温稍有控制后就提前返岗的护士周仁佳、李涛等人,参与危重患者救治。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病毒的侵袭,重症医学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咬紧牙关,主动挑起重担。

“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我们身后的患者都还在等待着和家人团聚。”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万洁说道。

正如万洁所说,重症医学科守护的是最后一道防线,在他们身后,守护着的是一道“生死之门”。

“这是最艰难的时刻,但也是充满希望的时刻,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走过这一段历程,我们的生活必将快速回归到疫情之前的模样。”重症医学科主任钱明江说。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