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引才宣传活动(二)

2022-06-21 00:00组织人事部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引才宣传活动

眼科 刘洪涛

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眼科医生刘洪涛,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简称“二附院”)工作的切身感受。

2017年经组织选派,我到了二附院工作,非常有幸的参与了二附院的筹建,见证了二附院的成长,在此过程中,二附院赋能于我,教会了我太多,所以,我想要表达的也太多,但纸短情长,只能将千言万语汇成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奋斗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二附院地处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是遵义市政府和遵义医科大学共同打造的智慧型现代化的三级综合医院。曾记得,建院之初,全员出征,披星戴月,不辞辛劳,盼得是这所环境优美、设备先进的公立医院早日运行,为老百姓更好的谋福祉。那时候,所有院领导不仅是领路人、设计者、规划师,也是搬运工、保洁员、修理工;所有职工无私无畏,勇往直前。正是这种凝心聚力、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才有了二附院的成长和壮大,也有了二附院“不忘创业初心、牢记发展使命”的精神底色。如今,每每想起那些“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的日子,仍旧感慨万千,激动不已。

在很多的综合型医院,眼科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学科。二附院眼科起初仅有3名女医生,白班夜班连轴转,门诊手术轮番上,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服输,正是这种精神,让眼科在3年时间里,各项业务指标均呈良性增长,业务范围涵盖13个亚专业;也正是这种精神,让眼科人多次获得省级、市级、校级的表彰,也获得了院级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事实证明,在二附院这片热土上,只要你努力奋斗、敢想敢做,就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就能创造无限的可能。

作为一名资深的小儿眼科医生,我经常会为那些错过治疗时机而导致的弱视遗憾不已,因此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把儿童视力早筛查工作开展起来。二附院给予了我们这个平台和机会,院级领导大力支持,职能部门鼎力相助,相关科室积极配合,我们启动了“绿芽行动”。两年来,我们利用周末、节假日为上万名孩子进行了视力及脊柱侧弯早筛查,真正呵护了孩子们的健康,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奋斗,因这片创业的热土而更加精彩。

第二个关键词:温暖

三餐四季,温暖有趣。记得,我博士毕业时,导师问我,是否考虑留在成都,毕竟在这座城市有我的妈妈和妹妹。可我总觉得,历经千帆,内心最大的诉求就是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安安心心做事情、踏踏实实的当医生。二附院正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地方。

在这里,如果你是一线普通医护人员,有书记院长“面对面”活动,领导们会定期深入临床一线,与医生、护士、学生面对面的真诚交流,倾听大家的“牢骚”,梳理大家的“槽点”,然后把“牢骚”作为“镜子”,把“槽点”作为“起点”,持续整改,闭环管理。

在这里,如果你是正高、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除了“人才日”当天会收到专属于你的人才贺卡和感谢信,除了“医师节”当天享受“千朵鲜花献医师”的礼遇外,还会有来自对临床、科研、教学甚至家庭和生活的全方位关心和帮助,让你安心从医、从教、从研。

在这里,除了各种仪式感满满的慰问、礼敬和关心外,还有爱院跑、职工运动会、“讲述者”口述历史、演讲比赛、技能比拼,文艺表演等活动,你尽可大施才华,展示风采。

在这里,还有太多太多……

温暖,让这片创业的热土变得锦绣芬芳。

第三个关键词:协作

团结合作,共谋发展。二附院人始终秉持“一切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仅有针对不同病种的多个MDT团队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还有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始终拧成一股绳的默契。记得2020年,有一个老人家因青光眼来院就诊,据其病情,只有行UCP手术才能既解除高眼压导致的剧烈眼痛头痛,还可保留尚有功能的眼球,但此手术在贵州尚未开展,我们将情况向院领导汇报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成立了包括医务、设备、医保、价格等多部门的协调工作组,仅两天便为患者成功施行了手术,随访至今,疗效甚好。

协作,让这片创业的热土更加包容开放。

各位同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需求如同阶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在二附院工作三年来,真切的感受到了尊重和自我实现。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我却认为:“舞台有多大,心才有多大”。因为只有拥有一个有底蕴而不失生活乐趣,有眼界而不失心平气和,有胸怀而不失笃定从容的舞台,这才能让人更好的“养心”,也才能真正开启自己美好的人生。

最后,热忱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遵医二附院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携手同行,以奋斗的姿态,昂首阔步的迈步峥嵘岁月的逐梦大道上。

微信图片_20220621174736.jpg

刘洪涛博士授课

微信图片_20220621174731.jpg

刘洪涛博士为病人做检查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