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放射日|带您走近“白衣摄像师”——放射技师

2022-11-02 00:00


关于国际放射日——1895年11月8日,威廉.康拉德.伦琴博士发现了“X射线”。这一神奇的发现使人类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人类医学进入崭新的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一发现,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医学影像学。

为了纪念伦琴,2012年由北美放射学会(RSNA)、美国放射学会(ACR)及欧洲放射学会(ESR)共同决定:将每年的11月8日这一天作为我们放射工作者的节日——“国际放射日”,目的是促进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2.png

放射技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展示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影像精准,技术先行!”。一张优质的影像图片要具备符合诊断学的要求、适当的影像密度、较少的影像噪声、恰当的影像对比度、良好的锐利度这五个条件,放射技师作为图像质量的执行者,他们又是如何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让我们一起走近遵医二附院医学影像科放射技师组,找到黑白影像背后的秘密。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现有技师20人,覆盖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他们当中本科学历18人,年龄结构以90后为主,平均年龄27.5岁,是一支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年轻化队伍。

图片3.png

20:00 CT、MRI候诊区

他们业务能力出众且不畏艰辛。2019年开业初期每月5000余人次工作量,其中DR:3500余人次、CT:970余人次、MRI:550余人次。到目前,每月大约有21000人次工作量,其中DR:5600余人次、CT:11900余人次、MRI:2700余人次、DSA:270余台。

图片4.png

部分教学活动展示

他们专业知识扎实且认真负责。现有技师中有6人负责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合计超过130个学时。累计进行本、专科实习生、进修生的影像技术带教人数110余人。其中,2人获得遵义医科大学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实践指导老师称号;2人受聘担任遵义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兼职班主任。

图片5.png

图片6.png

部分参会、参赛、荣誉展示

他们勇于创新且追求卓越。自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院以来,本院的医学影像科主持开展院级新技术3项,缩短了部分患者的检查时间,改善了患者的检查体验;在学术研讨与专业竞赛方面,累计组织技师20余人参加各级影像技术年会及专业技能比赛,先后选派多名技师到北京、上海、西安、深圳、成都、贵阳等省市参会、参赛或进修学习。目前,他们中有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儿科技术专委会学组委员和遵义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常务委员、4人担任遵义市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委员;有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1人、优秀奖2人、省级大赛二等奖1人、市级大赛最佳人气奖1人、市级大赛三等奖2人;其中更有人在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年会上做交流发言,并展出了3篇全国年会壁报与全国的优秀技师们研讨医学影像专业技术。

7.png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他们勇于奉献且无所畏惧。面临疫情爆发,医学影像科全员主动请缨前往一线战斗。为此,全员参加核酸采集培训,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坚定地奔赴战场直到胜利。发热门诊CT室中, 24小时都有专班人员在岗守护,对于他们来说,战疫的决心与必胜的信念是支撑其熬过漫长夜晚的动力。

图片8.png

丰富多姿的科室团建活动展示

热爱,是始于理想,是在历经磨难后依然愿为之披肝沥胆;热爱,是忠于职守,是在同心协力中互帮互助、勉励前行;热爱,是固于使命,是在学无止境中奋斗终生!

未来,医学影像技术团队会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共同为实现医学影像检查成像更加精准,推动影像放射技术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医学影像技术事业的成功加码,为医院的发展助力,为人民的健康护航!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